西安石油大学音乐系(音乐学专业)成立于2001年,是西北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工科学校内的艺术类(音乐方向)二级院系。历经二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音乐系在陕西省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领域中形成了独特优势,依托学校石油特色与工科办学优势,为陕西乃至全国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一、历史沿革与学科积淀
音乐系秉承“开门办学、多元融合”的发展理念,立足本校师资力量,整合社会及兄弟院校优质资源,现已建成在陕西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群众艺术工作者培养基地,持续为区域和地方音乐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活力。作为教育部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单位、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单位以及陕西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联盟理事单位,音乐系在学科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师资队伍
音乐系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31人,研究生学历占比达83.87%,其中博士6人。专任教师25人,包括高级职称教师10人、讲师14人。2007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受聘担任音乐系主任,为学科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中央音乐学院男低音歌唱家赵登营、旅欧男高音歌唱家张亚林等国内著名音乐学家赵塔里木、晁浩建、肖黎声、张君仁、程天健、罗琦、夏正华等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通过学术讲座、大师课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质。
三、科研成果及获奖
近三年,音乐系科研成果丰硕。主持完成陕西省社科、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社科等纵向科研项目10项,开展校企合作横向项目13项,累计科研到款经费近280万元;出版学术著作4部,授权专利4项,并获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在教学成果与竞赛方面,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师教学竞赛成绩优异,获校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课程思政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教学质量奖二等奖1项。此外,获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项;获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校级教材建设项目2项并已出版。自2019年起,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获优秀成果组织奖5次、创新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四、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
音乐系以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在各级各类音乐比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奖200余项。。在2016年首届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及五项全能展示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团队奖、单项奖4项、全能奖4项、优秀指导教师奖6项;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中,2018年荣获个人全能三等奖、微课展示单项奖,2021年教师获个人全能三等奖、学生获歌唱与伴奏单项奖;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中分别获“民乐之星”和“未来之星”;在第八届和第十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中获优秀奖,充分彰显了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能力。2025年新成立的西安石油大学合唱团,在《丝路之声》《云横秦岭》《长征组歌》等展演中表现亮眼,以创新形式演绎经典,传递丝路精神与红色文化,助力文旅融合与红色教育,社会反响热烈。
在就业与社会服务方面,音乐系积极开展“访企拓岗”行动,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就业渠道;与西安慧诺艺术培训学校签订校企联合培训基地,与西安人人艺术学校、子衿民乐、西安市五环中学等单位共建就业基地与教育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搭建优质就业品台。利用雁塔校区优势,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企事业单位招聘会,目前已有众多毕业生在西安市沣东第五第、六小学、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学校等单位实现高质量就业,此外,音乐系师生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演出、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用音乐传递温暖与力量,为地方文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五、国际合作
音乐系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注重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2024年,选派2名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赴日交流,促进文化互鉴;同年,成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音乐会”及“德中声乐交流——罗伯特∙舒曼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搭建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与国际知名院校、艺术团体的合作与交流,音乐系不断吸收国际先进音乐教育理念与艺术成果,推动学科发展迈向新高度,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音乐系系徽
鄠邑校区东体育场东看台一层:音乐系实训场所(学生琴房)
鄠邑校区东体育场东看台二层:音乐系多功能会议室
音乐系近年部分学术活动
(内容及统计数字截至日期为2025年6月)
Copyright 2001-2019,西安石油大学音乐系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 邮编: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