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合唱艺术实践”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是具有跨学科特色的培养项目,旨在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合唱艺术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以合唱艺术为核心,深度融合声乐技巧、指挥基础、作品分析、音乐教育等学科领域,构建理论、实践、创作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立足新时代美育需求与文化传播使命,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合唱理论基础、娴熟艺术实践能力与跨文化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合唱指挥、声乐训练、作品分析及文化传播的核心技能,既能胜任中小学合唱教学、群文活动策划、艺术机构管理等岗位,又能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地域文化融合,推动合唱艺术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美育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
三、课程设置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简介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1 |
基本乐科 |
系统讲解音高、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弦构成等核心概念,涵盖记谱法、音程关系及简单曲式分析。通过习题训练与实践应用,帮助学生建立音乐语言的基础认知,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石。 分阶段训练单声部与多声部视唱,强化音准、节奏、节拍及旋律记忆能力;通过听写、模唱等练习提升听觉敏感度,掌握二声部及简单复调织体的听辨与表达,为合唱声部配合提供基础支撑。 |
2 |
32 |
5 |
考试 |
2 |
中西方音乐史 |
以时间为脉络梳理中西方音乐发展历程:中国部分聚焦古代雅乐、戏曲音乐及近现代创作;西方部分涵盖古希腊音乐至 20 世纪现代派。重点解析各时期代表作曲家、作品风格及文化背景,培养音乐历史思维与审美格局。 |
1.5 |
24 |
5 |
考查 |
3 |
合唱基础理论 |
系统梳理合唱艺术的历史脉络、分类体系及美学特征,重点解析中西方合唱文化差异,结合当代合唱发展趋势,构建学科认知框架。讲授指挥基础手势、节奏控制、声部平衡及排练组织方法,通过经典作品案例分析与模拟实践,提升学生指挥技巧与团队协作能力。 |
1.5 |
24 |
5 |
考查 |
4 |
声乐基础训练 |
从呼吸控制、发声原理、共鸣调节入手,系统训练科学的歌唱方法。结合合唱声部特点(如女高音、男低音)进行音色统一与音量平衡练习,同时教授基础声乐作品演唱,提升个体演唱技巧与团队协作意识。 |
3 |
48 |
5、6 |
考试 |
5 |
合唱艺术实践 |
以实际合唱团为载体,开展分声部训练、作品排演及舞台呈现,覆盖混声合唱、童声合唱等类型,强化学生排练组织与临场指挥能力。 挖掘秦腔、信天游等地域音乐元素,学习民歌合唱编配技巧,通过工作坊形式完成改编作品的排练与展演,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 |
4 |
64 |
5、6 |
考查 |
合计 |
12学分 |
四、教学安排
学制一年,完成规定课程且成绩全部合格,颁发微专业学习证书。
五、招生对象与规模
招生对象为我校二、三年级在校本科生,专业不限,计划招生60人。
六、报名时间及联系方式
报名时间:9月15日—9月17日
联系人:邵老师
联系电话:****2775
邮箱:568484580@QQ.com
欢迎入咨询群咨询!



